
国庆节已过,再次放假就是2024年了,也就是元旦放假,所以今天就来说说关于元旦的事情。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旦”字形采用“日”作边旁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
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旦一词,最早出于南朝梁人《雅乐歌》:“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不过我国是在1912年开始采用阳历,所以在古代的元旦,指的当然不是阳历里面的1月1日,而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春节”或者“过年”的正月初一。
自远古夏代定元旦在正月初一,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再定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那么我们是怎么在1月1日这一天过上了元旦的呢?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也就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
到了现代,中国的元旦,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