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代的妇女们,一般都会有一个簪子,有钱人家用金、银、玉来制作,而贫穷一点的,也会用各种木头来制作一个。为了美观起见,还有各种不同的簪头设计,非常漂亮。在我们看来,这应该是为了爱美,起到装饰作用,将长发松松挽起,插上一枚别致的发簪,再配上典雅的长裙,即便性格再外放的女性,也可以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古典美人。
但其实簪子最早的用途,却是供妇女们用作防身的武器而随身携带的,最早是随身携带一些短小锋利的铁器,簪在头发上,方便紧急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后来慢慢改制成带有装饰性的发簪。
随着时代的发展,簪子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
根据《礼仪》等书中的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那之前,大多数的发型都做成了发髻,还没有插笄的必要。15岁的时候,如果已经许嫁,可以把头发梳成成人的发髻,然后用发簪。至于还没有许嫁或年龄不满15岁的女子,仍然保留着原来的发型,两者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
古代男子给送女子发簪,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男子希望与女子成为结发夫妻;第二、男子用发簪作为女子成年礼礼物;第三、男子表达对女子才艺的欣赏。
至于现在,簪子的用途是装饰性99%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