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花病毒作为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众多损失的病毒,在1977年10月25日,在非洲的索马里发现一个天花病人,之后整整两年中,全世界再没有发现一个新的天花病人。于是这一天被定为人类天花绝迹日。
那么你知道人类是怎么消灭天花病毒的吗?
据史料记载,人类最早的种痘尝试可能来自约3000年前的古印度。而在约500年前的中国明朝,种痘的方法就已经在民间使用。人们通过收集天花患者痘疱里的疱液和痘皮,将其晾干并磨成粉,随后种在未感染过的人的鼻腔里。不过这种将具有强烈致病活性的天花病毒接种到人体内的方法是极其危险的,有部分接种者在接种以后会出现全身的皮疹,相当于经历了一次完整的天花病程,更有甚者会导致死亡。
那为什么种痘可以预防天花病毒呢?这要人类免疫系统工作的方式说起。
当天花病毒第一次入侵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认识入侵者,往往需要花费时间识别病原体,并调动各种免疫机制来抵抗病毒入侵。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需要至少约1周的时间才能充分被调动。而当受感染者痊愈以后,免疫系统就会“长记性”,记住天花病毒的一些特征(通常是病毒表面的蛋白质等,这些可以引起免疫系统应答的成分通常被称为“抗原”)。当同样的病毒再次入侵时,免疫系统通过识别病毒的特征,可以快速地回忆起过往的经历,并迅速调动各种免疫机制来对抗入侵,防止再次发病。
现如今的灭活疫苗,原理也是如此。
但因为初期的这种种痘方法,危险性很大,所以没有大范围被接受。直到200多年前,英国一位名为琴纳的医生偶然发现:接种奶牛身上的牛痘病毒可以起到预防天花的作用,而且不良反应极小,这种方法的安全性是直接接种天花病毒所无法比拟的。随后这一改进的种牛痘的方法在世界范围迅速普及开来。
195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决定将在世界范围内消灭天花提上议事日程,到了1980年,短短20多年,世界卫生组织即宣布,天花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天花病毒是人类彻底灭绝的第一种病毒,天花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被完全消灭的人类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