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们吃的都是什么食用油?

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在超市买到各种各样的食用油,无论是调和油还是单一的菜油、葵花籽油花生油,都可以很方便的获取到,那么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古代,古人们都吃什么油呢?

可以预见的是,最开始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提取的。

狩猎时代人们就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

有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膏”。《释名》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这里还有个知识点,从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比如牛油羊油称脂,猪油则称膏。

关于“膏”和“脂”,还有另一种解释:凝固成固体的叫脂,融化成液体的叫膏。

古人们吃的都是什么食用油?

《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

这里规定了四季献给天子的鸟兽及烹饪用油。膏香、膏臊、膏腥、膏膻这几个词有不同的解释,但不外乎就是牛油、羊油、猪油这几种动物油脂。

最早用作榨油的植物,则是芝麻。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疆拓土的同时也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很多西域的农作物种子:葡萄、苜蓿、石榴、芝麻等等。芝麻因为是张骞从西域胡地带回的,所以芝麻最早叫“胡麻”。芝麻在汉时已被用于榨油,所生产的油叫“麻油”或“胡麻油”。

当时还用烧热的芝麻油来守城,想想那残忍又“喷香”的那一幕,似乎有点奇奇怪怪的。

元代王祯所著的《东鲁王氏农书》第一次记录了榨油器具。在这本书的章节《油榨》里,详细记录了油榨车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取油具也。用坚大四木,各围可五尺,长可丈余,叠作卧枋于地,其上作槽,其下用厚板嵌作底槃,槃上圆凿小沟,下通槽口,以备注油于器。

凡欲造油,先用大镬炒芝麻,既熟,即用碓舂,或辗碾令烂,上甑蒸过,理草为衣,貯之圈内,累积在槽;横用枋桯相桚,复竖插长楔,高处举碓或椎击,擗之极紧,则油从槽出。此横榨,谓之卧槽。立木为之者,谓之立槽,旁用击楔,或上用压梁,得油甚速。

到了明代,因为科技发展比较迅速,用做油料的作物也高达数十种,古人还给排个排名。

本书的第十二卷《膏液》中,详细的介绍了十余种油料作物的出油率、油品的性状及优劣排名。

作者对各种食用油脂的油料优劣排名:

最好的是胡麻、莱菔子(萝卜籽)、黄豆、菘菜子(白菜籽);

其次是苏麻、芸苔子(油菜籽);

再次是茶籽、苋菜子;

最差的是大麻仁。

可以看到,目前为止,出油率较高的花生还没出现。

古人们吃的都是什么食用油?怎么榨取的

这是因为,大约在明末清初,美洲品种的花生(大花生)在中国才开始广泛种植起来。花生榨出的油色泽清亮、香味浓郁,出油率也高(40%-45%)很快就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喜爱,成书于18世纪末的《滇海虞衡志》记载:

落花生为南果中第一…… 若乃海滨滋生,以榨油为上,故自闽及粤,无不食花生油,且膏之为灯,供夜作,今已遍于海滨诸省,利至大。

游乐星球 点此下载

相关推荐

古人都是用棍擦屁股的?

现代人是真的舒服,上完厕所有柔软的卫生纸可以用,那你知道吗?我们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大便后用棍子刮的…… 据 …

丞相=宰相?真不是一回事

我们在看关于古代的电视剧时,经常听到“宰相”或“丞相”这两个词,有时候是丞相,有时候是宰相,那么丞相和宰相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