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粮草到底是什么?

最近封控在家,粮食这玩意是越吃越少,好的是补充起来不难,今天又补充了一波。

也深刻明白了古代打仗前为什么要粮草先行了,有的吃,才有心情搞其他的。

那这个古代所说的粮草到底是什么?

所谓的粮草其实是分开来的,粮是给士兵吃的,而草则是给战马吃的。

在古代战马的地位甚至超过一般步兵,尤其是中原王朝,战马更为珍贵。作为古代唯一的快速机动力量,战马只有吃好了才有能力去发挥所谓的机动性。战马吃的这些草,一般指的是苜蓿(mùxu),中原王朝引进西域战马之后,也顺便引进了这种植物,这也是苜蓿进入中原的主要途径。

这个苜蓿也不是什么稀罕玩意,我们现在经常可以在公园里看到这种植物,下面这个就是一种苜蓿:

古代的粮草到底是什么?

X隐者之前养荷兰猪的时候还买了点,买回来才发现就是这玩意,我们这公园里到处都是,据说这种含钙量很高。

还有这种紫叶苜蓿叶比较常见常用:

古代的粮草到底是什么?

而士兵们所需的粮,随着朝代不同,主要的粮食作物不同也略有变化,在宋代之前,士兵主要的军粮是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米,这是因为粟产量比较高,而且每年的产量都比较稳定,所以它可以作为军粮食用,但是粟蕴含的能量比较低,古代人饭量又比较大,因此一个士兵每个月要吃掉2石粮。也有以面食为主,易于储存和携带,简单加工后就变成了所谓的干粮,随身携带一部分,运输一部分。而清朝咸丰年间,曾国藩出兵镇压太平军,急需干粮,他们正背着煎饼(用面发酵,添加辅料,然后放进烤箱烤)作为主要粮草。

游乐星球 点此下载

相关推荐

丞相=宰相?真不是一回事

我们在看关于古代的电视剧时,经常听到“宰相”或“丞相”这两个词,有时候是丞相,有时候是宰相,那么丞相和宰相是一样的 …